在工具機業低迷時交班 上銀卓永財:這是最好的時機
美中貿易戰變局加劇,產業受到極大紛擾。今年邁入30年的上銀科技,6月底股東會上,董事長卓卓永財卻宣布交棒給兒子卓文恒,讓兒子在風浪最大時掌舵。
去年在全球市場嚴重缺貨的關鍵時刻,上銀一躍成為知名汽車業、半導體大廠及各關鍵產業的重要合作伙伴,繳出亮眼成績,合并營收創新高達293.3億元,年成長38.6% ,優于整體制造業產值的6.5%。不過今年受到貿易戰與客戶下單觀望的影響,第一季營收僅50.48億元,EPS(每股稅后盈余 )2.06元,與去年同期相比各衰退23%、49%,從數字就能知道變動無比劇烈。
卓永財認為,變動最大的時候,是交棒的最好時機,因為有太多案例可以去歷練,進入上銀已經24年的卓文恒,就在工具機景氣低迷的局勢下接班了。
今年50歲、美國多明肯尼大學企管碩士畢業的卓文恒,第一份工作是在首都客運當財務稽核員,約兩年后,1995年進入上銀科技,一待就是24個年頭,向來低調寡言,鮮少接觸媒體。5月6日上銀舉辦法說會,卓文恒隱身臺下聽講,還不是坐第一排,記者主動上前打招呼問產業趨勢,他客氣婉拒。多年來卓文恒總是在父親身旁默默學,從不強出頭。
在卓永財刻意的栽培下,卓文恒從工廠基層、滾珠絲桿的助理管理師開始做起,歷練制造、營銷、業務、人力資源等各部門,一路晉升到執行副總經理。卓文恒猶記得,初進公司、又非機械本科系畢業,從頭開始學「好難,」他負責包括流程安排、進度掌控等,于是他抓著現場人員拚命問,也向父親請益,總算搞懂制程及加工的眉角。
2001年,上銀直線導軌的整個部廠所有主管都被同業挖角走,經理級以下、副理、課長、組長、重要操作人員,一次就走了30多名員工;卓文恒臨危受命,從滾珠絲桿廠被調至直線導軌廠任經理,卓文恒說:「我先穩定留下來的員工,跟大家說,公司的制造能力、營銷點都不輸對手,短期變動一定有,大家慢慢把工作接起來,」正好當時也是直線導軌從2列式轉型4列式之時,卓文恒也找了不少研發替代役,親自盯制造、加工、出貨進度,度過危機。
評論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