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銀21日舉行智能制造精進聯盟啟航儀式
上銀掌控關鍵技術及機電整合服務兩大優勢,推出全球第1款具有工業4.0的i4.0BS智能型滾珠絲桿,獲得臺中精機、高鋒、東臺、百德、臺灣麗偉、臺灣瀧澤及三鋒等30家工具機廠采用,21日舉行智能制造精進聯盟啟航儀式,陸續應用在工具機單機或自動化產線。
上銀i4.0BS智能型滾珠絲桿利用傳感器實時監測絲桿狀態,并結合物聯網(IoT)及人工智能(AI),用戶可掌握絲桿壽命、異常震動、自動判別補充潤滑油時間點及溫升診斷等功能。
工業局長呂正華受邀出席致詞表示,政府針對工業4.0,推動智慧機械方案,打造臺灣成為亞洲高階制造中心,智能制造精進聯盟由上銀發起,臺中精機、臺灣瀧澤及三鋒等30家廠商安裝上銀開發的智能滾珠絲桿,讓工具機可精密加工外,還可以做預測,實現智能制造。
上銀董事長卓文恒表示,上銀開發的智能型滾珠絲桿智慧化,具有壽命預診、遠程監控、溫升診斷、溫度補償、經度調整及自動判別補充潤滑油等四功能,提升工具機附加價值,可幫臺灣產業轉型升級,藉由產品差異化,提升臺灣工具機廠競爭力,業者可提升價格而不用再殺價,毛利也可以不受外在因素影響。
臺中機械董事長黃明和受訪表示,臺中精機采用CNC車床、立式及臥式加工中心等需要聯機及自動化設備,目前正在測試,未來會應用自動化產線。
臺灣瀧澤指出,臺灣瀧澤新開發車銑復合機搭載上銀滾珠絲桿完成測試,未來不單應用在單機,也可以應用在智能化解決方案
東臺協理兼發言人嚴璐指出,東臺集團目前在手訂單30多億元,訂單能見度看到6-7月,今年臺灣、大陸及東南亞等亞洲市場都成長,歐美市場則法國PCI-SCEMM、奧地利Anger兩工具機廠負責拓展,今年工具機產業景氣持續復蘇,營收追求兩位數成長,獲利也會成長。東臺生產的立式加工中心采用上銀智慧滾珠絲桿進行測試,預計下半年量產
評論信息